工人日报-中工网记者 邢生祥
记者日前从青海省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新闻发布会上获悉,目前,全省45个县级综治中心全部开门接待群众,群众遇到操心事、烦心事、揪心事,可前往综治中心或通过微信扫一扫“平安青海码”进行线上咨询、上报矛盾纠纷事件、反映诉求等,综治中心提供“一站式”的解纷服务,实现群众“进门有引导、流程有告知、化解有成效、工作有评价”。
青海各地依托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运行,注重优先运用调解的方式解决矛盾诉求,不收取任何费用,实行“前台统一受理,后台分流转办”工作流程,对办理程序、进度、结果等实时跟踪、动态掌握,确保群众的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办、依法办。今年以来,青海各地综治中心助力化解重点领域矛盾纠纷11360件,全省刑事、治安案件均呈下降趋势,社会和谐稳定秩序持续向好。
为形成多方联动“共治圈”,青海各县级综治中心统筹整合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各类资源力量,按照“常驻+轮驻+随叫随驻”模式,因地制宜推动相关单位部门、群团组织和社会力量以多种方式入驻。同时,严格对照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“路线图”,依次设置引导受理区、多元化解区、指挥调度区等。截至6月底,全省县级综治中心共入驻各类人民调解组织118个,配备专兼职人民调解员344名,全省45家基层法院均已完成县级综治中心入驻工作。2025年上半年,县级综治中心受理办理信访事项一次性化解率达97.2%。
青海依托综治中心“多部门联动”机制,人社部门与司法、信访、工会等单位实现信息共享、线索互通,避免了群众“多头跑、重复跑”。实施案件“分类处理+繁简分流”,启用“简易程序+绿色通道”,设立专业化“农民工争议速裁庭”,对农民工欠薪等案件实行“快立、快审、快结”,将更多劳动纠纷化解在仲裁阶段前,发挥了调解的“拦水坝”作用。2025年上半年,全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立案受理争议案件数量同比下降8%,各类劳动纠纷基层调解组织调解结案数同比增长近1倍。
博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